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多举措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效
来源:河北党史网 时间: 2025-02-13 字体:【大 中 小】
为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近年来,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积极整合人才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加强交流指导,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效,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汇聚多元人才,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团”。县委党史研究室积极拓展人才队伍,多方招才纳贤,组建一支多元化、专业化的党史研究宣教队伍。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党史领域权威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党史专题研究、史料挖掘与整理、新媒体传播技巧等,不断提升年轻党史工作者业务能力;成立专业团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考证文物、走访历史亲历者及后人、实地考察革命遗址遗迹等方式,挖掘和整理大量珍贵的党史资料,为地方党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凝聚党史爱好者力量,积极邀请、充分鼓励热爱党史事业、从事党史研究、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高校教师、退休干部和文史爱好者等提供优质稿件,参与党史书籍编纂、专题研究、宣传教育等党史重点工作,通过定期举办座谈交流会、开展“党史宣教志愿服务队”下乡等活动,为全县党史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近年来,共组织全县专家学者、理论骨干宣讲30余场次,受众达2.5万人次。组织党史专家、爱好者在各类刊物累计刊发党史文章50余篇。
二是创新形式载体,奏响党史学习教育“共鸣曲”。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创新教育载体和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实地缅怀革命先烈,依托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红色记忆小镇、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晋冀鲁豫边区税务总局旧址等红色遗址遗迹,定期组织全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学生等不同群体参观学习,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唤起参观者的历史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加强青少年专题教育,开展“党史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举办演讲比赛、手抄报展览等形式,引导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从红色故事中汲取营养,刻苦学习、磨炼意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早日成为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丰富文艺演出方式,动员全县文艺工作者加强红色题材文艺创作,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体验课程40多套,借助声光电全息影像、裸眼3D等技术手段打造出《再回太行》行浸式演出,先后推出《烽火太行》《太行女杰》《太行山上》等一批红色精品节目,着力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截至目前,共开展教育活动50余次,受众达4万余人次。
三是强化阵地建设,筑牢党史学习教育“桥头堡”。加强展馆建设,组织党史专家深入全县各展馆,对涉及党史的展陈内容、布局设计等进行指导,帮助相关单位挖掘整理本地的党史故事和革命事迹,编写具有场馆地域特色的讲解词和宣传材料,力求在历史中寻找与当今现实热点相通的契合点,与时俱进地布展、更新讲解词、举办展览以更好地凸显时代特色,传承和弘扬好党的革命精神;依托红色记忆小镇复原的13处革命旧址院落,推出《晋冀鲁豫边区政权建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展》,运用全息投影、幻影成像、浮雕群雕等展览形式和拍照体验、触屏互动等项目,成功入选中宣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109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加强线上教育,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美篇等平台,定期发布党史知识、地方红色故事、党史文献资料等内容,累计发布100余篇,营造学习和宣传党史的良好氛围,吸引了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党史学习中来,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供稿: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苏静 刘齐宇(实习) 责编:杨立辉 冯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