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党史网 -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关于侵华日军大佐辻村之死

来源:河北党史网 时间: 2025-05-26 字体:【  

在众多的《晋察冀日报》的报道文章、晋察冀军区的统计表报以及首长们的讲话材料中都显示辻村大佐在雁宿崖歼灭战中被击毙,但在《杨成武回忆录》以及不少关于“黄土岭战役”的历史书籍、包括涞源县内的史志书籍中均未显示辻村被击毙的史实。

为此,我们在编纂《中国共产党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历史(第一卷)》以来,下大力对此资料进行了深入挖掘。先后去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中科院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北京市图书馆、阜平县城南庄革命历史展览馆等单位进行了认真查询。仅档案资料就有4件之多。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将我们查到的4件档案的相关内容公之于众,还广大读者一个历史真相。

一是:朱德、彭德怀给程潜、阎锡山、卫立煌的电报:

“据聂荣臻司令微(10)日电称:涞源之敌独立第二混旅之一个联队,江(3)日分三路向银坊、走马驿一带进犯。其一路辻村独立步兵大队,附机炮各一中队共700余人,另辎重骡马共500余,3日晨进至三岔口、上下台附近。被我杨成武、陈漫远两支队各一部包围激战终日,黄昏时将敌全部歼灭。辻村大佐及炮兵中佐均击毙。我生俘日军10名、内翻译官2名,缴获重炮2门、山炮4门、掷弹筒10个、步枪300余支、重机枪5挺、轻机枪11挺、无线电2架、骡马500余匹,其他军用品甚多。我方伤亡情况正在清查中等情谨闻。……”

二是:军事科学院图书馆(简称“军科院图书馆,下同”)存,《阵中日记》中的雁宿崖歼灭战。

“与我在上下台、雁宿崖以西地区激战之敌,从晨七时起战至下午五时许将敌全部歼灭。并击毙敌炮兵大佐一名,步兵大队长辻村大佐一名。俘日军6名(翻译1名),我缴获炮6门、重机枪5挺、掷弹筒8支、轻机枪8挺、步枪212支、无线电台2架、骡马500余匹。……”

三是:军科院图书馆存《晋察冀军区冬季反“扫荡”战役的总结》(四)战役经过:

“(甲)在第一时期,我以各个击破敌人于外线,集结主力突击敌人的一点,经过大小战斗30余次。十几天的沉战在雁宿崖、三岔口、黄土岭(均在涞源以南及察南地区)等地进行主要的战斗,歼灭敌人达1500余人,并当场击毙辻村大佐、炮兵大佐和阿部中将旅团长。……

四是:现存于“国家档案局”由杨成武将军写的《晋察冀边区去冬反“扫荡”战役的经验教训》中,同样有“当场击毙辻村大佐、炮兵大佐……等内容”。

“1939年11月3日,我们在雁宿崖、三岔口展开了主力歼灭战。将这一股进攻银坊的敌人于雁宿崖一带彻底歼灭;从4日起又开始了黄土岭大围攻战,与敌人鏖战7天之久,方告结束。这两次战斗总计歼灭敌人达1500余人,并当场击毙辻村大佐、炮兵大佐和阿部中将旅团长(北线的最高指挥官)。缴获大炮6门、机枪、步枪、无线电台、弹药及军用品、牲口等甚多。……”

史学界的同仁,尤其是业内的专家学者都清楚:修史编志的首资料就是“档案资料”。这是因为档案是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不仅内容极其丰富,而且可信程度较高。历代史官编史主要依靠档案资料,其次才是“图书资料”“报刊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 。

以上我所列举的四份材料,之一是汇报战果的电报;之二是依据战场的即时汇报记录成的《阵中日记》;之三、之四分别是《晋察冀军区冬季“扫荡”战役的总结》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写的《晋察冀边区去冬反“扫荡”战役的经验教训》,是具有权威性的档案资料。在上述四份资料中明确提“当场击毙辻村大佐”的史实。所以说侵华日军大佐辻村在率进犯涞源县银坊时,中途被埋伏雁宿崖、三岔口一带的八路军击毙已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其他“图书资料”“报刊资料”就不一一列举了。

(作者:河北省涞源县委党史研究室姚金山)


编辑:苏静    刘齐宇(实习)  责编:杨立辉    冯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