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忘记 ——百团大战中冀中警备旅二团在井陉的三场激战
来源:河北党史网 时间: 2025-09-01 字体:【大 中 小】
在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百团大战中,井陉作为破击正太铁路的重点战区,在聂荣臻司令员为首的晋察冀军区的统一指挥下,我八路军以凌厉攻势和辉煌战绩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谱写了极其悲壮的一页。其中,我八路军攻占井陉煤矿、破击乏驴岭铁路大桥、攻占天堑娘子关等著名战斗已广为人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担负破击正太铁路头泉车站及附近铁路,拼死阻击石家庄增援日军的冀中警备旅第二团(下称警备二团)的战斗历程及战绩却鲜有人知。最近,随着亲历抗日战争的井陉离休老干部冀瑞祥遗著——《北芦庄村革命斗争简史》的面世,警备二团在百团大战中突出战绩及地位作用引起笔者的高度注意。笔者深切地感到,作为晋察冀军区左纵队主力的冀中警备二团和井陉路南军民破袭正太铁路东段的辉煌战绩不能长期处于封尘状态;长眠于北芦庄村南大王庙附近以及东尖山村的三十余名警备二团烈士不应被岁月遗忘。在纪念八路军百团大战8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深入研究并再现冀中警备二团一个月内与优势日军的三次激烈战斗,对于再现井陉百团大战的全貌,填补井陉正太铁路东段破袭战研究的空白,铭记抗日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战斗的艰难岁月和丰功伟绩,缅怀长眠在太行山中的三十余名冀中子弟兵,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肩负重任的冀中警备旅二团
按照八路军总部1940年7月22日下达的百团大战《战役预备命令》和同年8月8日下达的《战役行动命令》,晋察冀军区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参战的约十个团的任务,是破袭被日军占领的娘子关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
晋察冀军区根据参战部队所处位置、正太铁路沿线的敌军部署及地形特点,将参战部队编成右、中、左三个纵队:
右纵队由二分区司令员郭天民率领,指挥四分区五团和二分区十九团,主攻娘子关车站及附近铁路桥。
中央纵队由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率领,辖三分区二团、一分区三团和冀中军区十六团,重点攻击井陉煤矿和乏驴岭铁路大桥。
左纵队由四分区熊伯涛司令员兼政委率领,统一指挥冀中警备旅二团、军区特务团(欠一营),和井(陉)获(鹿)支队一部,其主要任务是破坏岩峰、上安、头泉(含)段铁路,以及石家庄至井陉,石家庄至平山,以及平山至井陉的公路,同时,坚决阻止石家庄增援之敌,确保中央纵队、右纵队的翼侧安全。
从战斗打响后上报的战报资料可以看出,左纵队的具体战斗部署是:井获支队的破袭目标为岩峰车站及附近铁路;军区特务团破袭目标为上安车站及附近铁路;警备二团破袭目标是头泉车站及附近铁路,并阻击石家庄增援之敌。左纵队指挥所设在井陉三峪村。
从部队的驻扎位置及及进攻方向看,井获支队、军区特务团及左纵队指挥所均部署于正太铁路以北的井陉路北抗日根据地,而唯有警备二团部署于正太铁路以南的井陉路南抗日根据地。
头泉火车站位于井陉县头泉村东北河谷东南侧,是正太铁路进入太行山后的第一个车站,堪称正太铁路的东大门。车站建于陡峭的石山脚下,铁路线沿山麓蜿蜒而行,在头泉村南有一将近九十度的弯度转向西行,地势复杂而险要。河谷对面与正太铁路并行的是石家庄至太原公路。破袭头泉段铁路、公路,就掐断了石家庄日军增援井陉的咽喉要道。所以,破袭头泉车站及附近铁路,是左纵队战斗任务的重中之重。对于警备二团来说,由于其作战任务位于整个正太铁路的最东端,不仅要破袭日军坚固设防的头泉车站,更为坚巨的任务是时刻防范重兵驻守的石家庄日军的进攻和增援,确保中央纵队和右纵队的翼侧万无一失。无论是从左纵队的部署还是从晋察冀军区对正太铁路东段的整体部署来看,警备旅二团所担负的作战任务都是极其重要的。
1939年10月成立的王长江为旅长、旷付兆为政委冀中警备旅,是一支有着红军血统的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警备旅下辖一团、二团两个团,很多班排干部皆由经验丰富的八路军120师特务团的老红军担任,成立不久就打了很多胜仗。1940年2月,为了讨伐不断制造摩擦事件的国民党朱怀冰部,按照十八集团军的号令,冀中警备旅进入太行山,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与众多兄弟部队并肩作战,讨伐恶行累累的国民党朱怀冰部的97军。战斗中,警备旅一团、二团以霹雳般的行动,仅用一天时间,就重创97军一个团,在随后的追击战中,又歼敌3000余人,并俘获敌94师参谋长蒋希文,缴获一批重机枪、轻机枪及大量子弹,赢得了朱德总司令和刘邓首长的赞誉。百团大战前的警备二团,正挟反摩擦斗争胜利后的勇气,士气高涨,装备良好。左纵队将破袭头泉车站、阻敌增援的重任赋予警备二团,正是对该团战斗力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
由于日军在正太铁路沿线部署了独立第八、第四两个混成旅团重兵防守,所以,当时的正太铁路成为晋冀鲁豫边区和晋察冀边区的分界线,井陉县以正太铁路为界分别成立了路南抗日县政府和路北抗日县政府,并分归两大边区政府统辖。这种分割态势对于百团大战的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显然是不利的。为解决这一问题,1940年7月1日,上级确定井陉路南抗日县政府划归晋察冀冀中第一军分区领导,并将获鹿县正太铁路以南区域改为一个区,统归井陉路南抗日政府领导。同年10月,上级又将井陉路南、路北合并,原路南县政府改设为路南办事处,使井陉全县统归晋察冀边区领导,从而为百团大战的顺利进行做了组织和行政上的充分准备。
从晋察冀军区发布的作战命令可以看出,警备二团是唯一一支部署于井陉路南的一支部队。由于警备二团远离左纵队主力,交通、通信不便,冀中军区吕正操、程子华下达的整编部队的命令中特别指出:警备旅二团应于8月17日集结于元氏以西适当地区,直接归晋察冀边区指挥,立即与军区电台叫通。从此命令可以看出,警备二团虽然战斗编成上属于左纵队,但实际行动部署却由晋察冀军区直接指挥。
由于日军在正太铁路沿线部署部署重兵防守,跨越正太铁路与上级保持通信联络非常困难,造成在敌情、战况的急剧变化的百团大战中,警备二团的战斗进程、战果及伤亡情况很难及时上报,这可能是各级对警备二团战况掌握甚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首战苗峪岭,击退向井陉路南抗日根据地进犯之敌
1940年7月27日,警备二团按照晋察冀军区及冀中军区的命令,在旅长王长江和团长姚进芳率领下,由冀中六分区所在的束鹿、藁城、赵县地区隐蔽开进到井陉路南抗日根据地的割髭岭、芦庄、尖山、长峪村一带驻扎。
1940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进入暑期后,又特别闷热难熬。 警备二团到达井陉路南各驻地后,冒着酷暑立即投入到侦察敌情、堪察地形和紧张的战前训练中。
为配合八路军的破袭行动,井陉路南县政府动员组织了各村共两千民兵自卫队员参战,担负拆铁路、割电线、抬担架等任务。警备二团派出骨干,到各村指导民兵自卫队进行训练。路南抗日军民决心按照晋察冀军区命令和统一部署,打好百团大战的第一仗。
但是,正当警备二团紧张地进行百团大战各项战前准备之际,由于一个突如其来的敌情,迫使警备二团在井陉与获鹿县交界的苗峪岭坡与进犯日军激战了一场。
8月6日晨,警备旅二团突然获悉,一股日伪军由获鹿县铜冶村出发,偷袭正在岭底村开展抗日活动的区长张庆云带领的区干队。区干队在张庆云的率领下迅速向井陉苗峪、长峪方向突围撤退,而日伪军紧追不舍,向井陉方向袭来。如不能迅速将来犯之敌击退,必然会暴露干扰我百团大战的作战部署,严重影响到百团大战的全局。为此,王长江旅长果断决定,迅速派出一部兵力沿金柱、苗峪村路线前出至岭底村西侧岭坡一线,坚决抗击进攻日伪军。出击官兵依托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与日伪军激战整整一个上午,共毙伤敌20余人,其中俘获一名日军指挥官,迫使日军溃败而去。但是,我亦伤亡9人,其中年仅17岁的抗日区长张庆云在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战果颇丰,更重要的是将进犯日军阻止于井陉抗日根据地之外,确保了百团大战各项准备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冒雨破袭头泉火车站,破坏铁路,断敌交通
常言天有不测风云,百团大战发起前夕,井陉境内突然连降大雨,给战役行动增添了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军令如山,八路军总部下达的破袭正太铁路的命令必须坚决执行,瓢泼大雨难以阻止警备二团的战斗步伐。8月20日,驻井陉路南各村的警备二团官兵和各村的民兵自卫队于当日就冒着大雨出发了。参战军民浑身湿透,踏着泥泞的崎岖小路,翻山越岭,急行军六十余里,准时到达头泉车站及正太铁路以南进攻出发阵地,于当日夜20时准时打响破袭战役,参战军民以排山倒海之势,准时对头泉车站及附近铁路发起了破袭行动。警备二团以一部兵力攻打头泉车站及沿铁路碉堡,迫使守敌不敢露头,无暇他顾,一部兵力和民兵自卫队一起炸桥梁、拆铁道、割电线,在十余里长的铁道线上展开了破袭大战。
由于驻守头泉车站的日军凭借坚固碉堡和优势火力,给我进攻部队带来不少困难,经两天激战,8月23日夜,警备二团终于攻占了头泉车站,夺下堡垒两个。当年晋察冀军区的《子弟兵报》,报道了警备二团三营九连战斗英雄杨小根攻打头泉火车站的事迹。由于头泉车站建于山崖之下并有坚固碉堡拱卫,易守难攻,我进攻部队刚进到山脚下,就被敌人火力阻拦。这时,杨小根找到连长,凭自己从小我就爱爬树、攀高的特长,要求只身从后山爬上去,居高临下投手榴弹消灭守敌。征得连长同意后,杨小根怀揣4颗手榴弹,趁夜幕攀上后山。不一会儿,敌人碉堡上空就传来手榴弹的爆炸声,部队乘势出击,一举将敌堡攻占。
在两天多的破袭战斗中,警备二团在路南民兵自卫队的协助下,共破坏铁路10余里,割电线五万余斤,炸毁桥梁涵洞数座,完全切断了敌人的铁路交通。
在警备二团破袭头泉车站及附近铁路和同时,左纵队的晋察冀军区特务团和井(陉)获(鹿)支队亦向岩峰、上安车站及附近铁路展开破袭,使石家庄至微水车站间的铁道完全破坏,交通断绝,圆满完成了破袭任务。
四、阻敌增援,与优势日军激战头泉南沟
在百团大战的发起两天后,驻石家庄日军在惊恐之余,逐渐缓过神来,迅速集结兵力,沿正太铁路、石太公路向我破袭部队大举反扑。8月24日,日军1600余名步、炮兵由石家庄乘车出发,在获鹿县城下车后,气势汹汹地沿正太铁路、石太公路向西进犯,企图重新打通正太铁路和公路交通。从这时起,警备二团的主要任务由破袭铁路转向阻敌增援。
我晋察冀军区对石家庄日军的出动早有预料,在8月23日下达的《迅速扩张战果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左纵队最主要的任务,即为确实截断石家庄、微水之间铁路交通,阻敌增援,并大量破坏石家庄至平山及平山至微水之公路,至少须在一周之内不使敌人恢复交通。
阻击石家庄增援之敌的重任,首当其冲地落在警备二团身上。这时的警备二团指战员们,已连续冒雨战斗了四天之久,人困马乏,极度疲劳,但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增援部队,毫无怯意,他们在头泉村南侧铁路沿线山头,依托有利地形抗击增援之敌。据参加破袭战斗的自卫队员诉说,我警备旅战士冒雨爬在铁路南侧山头上,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英勇阻击,坚守阵地,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丧心病狂的日军久攻不下,就狗急跳墙,丧心病狂地施放毒气弹,一些战士因中毒而死亡。尽管如此,警备二团官兵不顾伤亡严重,仍坚守阵地,迫使日军不能越雷池半步,圆满完成了阻敌任务,直至8月26日后,方按晋察冀军区的指示自正太铁路沿线撤出。
五、血战长峪村东山,白刃格斗气壮山河
我八路军发起正太铁路破袭战猛若雷霆万钧,打的日军惊慌失措,但开战后日军的反扑亦十分迅速与凶狠。8月28日,我警备二团参战部队刚刚撤退到长峪、吴家窑一带,一千余名日伪军就从铜冶、石佛方向杀来。连续作战7天的警备二团不顾疲劳和战斗减员,立即组织兵力在长峪村东侧山岭依托地形,全力抗击敌人。日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对警备二团发起轮番进攻,一度攻入岭头,在此危急时刻,我警备二团官兵发扬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与日伪军展开了激烈的肉博战,用刺刀、枪托奋勇杀敌。有的战士紧抱鬼子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在我警备二团的强有力阻击下,进犯日军被我军的强大气势所震撼,不得不抬着数十具尸体退了回去,这一仗终于以警备二团的胜利而告终。此战的胜利,不但保护了井陉路南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安全,也为警备二团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
这次战斗也对警备二团造成百团大战开战后最严重的伤亡,有2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为国捐躯。战斗结束后,这些烈士遗体由担架队抬着,经白土坡、滴水岸、三尖山路线返回南、北芦庄,埋葬于北芦庄村南大王爷庙附近。遗憾的是,在急剧变化的战争环境下,这些烈士均没有留下姓名,他们的忠骨至今仍与巍巍的太行山相伴。
1940年9月1日,冀中警备旅二团奉命离开井陉路南抗日根据地,调往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一分区。
(作者:冀廷宇)
参考资料:
1、晋察冀军区战役部部署命令(1940年7月23日)
2、《晋察冀军区战役详细部署命令》
3、晋察冀军区《坚决动作迅速扩张战果》的电报(1940年8月22日18时)
4、〈吕正操、程子华为开展交通战而整编部队之命令〉(1940年8月3日)
5、叶剑英给国民政府电报:百团大战第十七要报(解放军出版社《百团大战历史文献资料选编》第163页)
6、吴凤亭:路南抗战日记
7、冀瑞祥:北芦庄村革命斗争简史
8、张禾夫:小区长张庆云
9、陈天刑:将星璀璨的冀中军区警备旅,和艰苦卓绝的王家堡突围战
10、解放军网文章:杨小根:名闻冀中大地的“缴枪英雄”
编辑:苏静 马媛媛(实习) 责编:杨立辉 冯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